Labels

Saturday 30 July 2011

第一屆文學與資訊科技國際會議校長致詞

2003年12月9日

謝清俊教授曾指出,電子媒介(digital medium)應用之前的文明, 可劃分為口語文明與文字文明兩大時期,今天世界進入了電子媒介的文明。電子媒介的運用遠早於電腦,從電報的發明便揭開了序幕,之後的電話、廣播、電視與錄音錄影等等,無不導致社會的變遷和學術環境的變革。然而這些影響均不及電腦和網際網路之大之深之廣。探討資訊科技與人文與社會學科研究的結合,是目前元智大學人社院重大課題。


第一屆文學與資訊科技國際會議是元智大學參與清華大學「下一世代資訊通訊網路尖端技術及應用--網路教育園區及其社會影響研究」卓越計畫,由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共同舉辦的會議。

元智大學參與清華大學卓越計畫,二校都同感於文學、語言與資訊科技結合議題的前瞻性與重要性,在卓越計畫有多項誇校、跨領域的研究議題,召開第一屆文學與資訊科技國際研討會,邀請文學、語言、資訊三個領域的學者共同探討電腦廣泛使用之後,為文學、語言的研究與教學帶來那些新的機會、新的條件、新的研究方向、新的研究方法?是否能為三個領域的結合展現新的契機?
本會議第一屆原訂於香港城市大學鄭錦全院士主辦,後因SARS疫情影響延至現在召開,改由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共同主辦。
第一天與第三天的會議在元智大學,第二天的會議在清華大學。本校中語系正積極籌備資訊化中語系研究所,開發中華語言文學/文化研究資訊化,努力推動E化人文社會學術研究,因此意義特別重大。

第一屆會議邀請了來自美國、中國大陸、日本、香港、新加坡、台灣等地共計三十五位在這個領域的老中青三代權威學者與會發表主題演講、專題報告、論文報告及系統演示。

本次會議很榮幸邀請高齡八十七歲,來自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周策縱教授與會發表〈中國古典文學與資訊科技〉主題演講,周教授是文學界最早引用資訊科技融入文學、語言學研究的學者,周教授早在七0年代初即指導陳炳藻教授運用電腦從事《紅樓夢》的數理統計,寫成〈從字彙上的統計論《紅樓夢》的作者問題〉論文,證明紅樓夢前八十回與後四十回之作者為同一人,在學界引起廣泛的討論。鄭錦全院士運用資訊科技研究中國語言學是這個領域的典範。中研院的謝清俊教授是從工科轉向人文的成功優秀的學者,他目前是臺灣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劃的領導人。還有其他來自北京大學、上海師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城市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東京學藝大學等大學,以及臺灣各大學的學者,都是這個新領域的已有傑出表現的學者。

我們感謝本會議的發起人北京大學袁行霈教授、中央研究院鄭錦全院士與本校中語系羅鳳珠老師共同發起會議,很遺憾的是北京大學袁行霈教授因健康因素不能親臨指導,他以電話祝福會議圓滿成功,感謝鄭錦全院士蒞臨指導。本人謹代表元智大學感謝清華大學與清華大學電資學院陳文村院長、人文社會學院黃一農院長,讓元智大學有機會為這一次學術盛事盡一份心力,感謝所有與會發表論文的貴賓以及前來共襄盛舉的各界嘉賓,祝大會圓滿成功,祝福所有嘉賓身體健康、事事如意。

資料來源:cls.hs.yzu.edu.tw/LIT/papers/校長講稿.doc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